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為沈陽部隊某部因公犧牲的英雄戰士雷鋒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在《人民日報》發表,從這一年開始,3月5日被命名為“學雷鋒日”。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今天,是第61個學習雷鋒紀念日,“向雷鋒同志學習”這句口號,激勵著國科大青年前行。
公益科普,為夢想插上翅膀
“科翼行動”科普知識系列講座,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中國科學院大學委員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會承辦,旨在通過開展科普講座等形式,讓青少年學習科學知識,拓寬科學視野,增強科學素養。


2023年,高年級“科翼行動”志愿者隊伍,已走進北京市市區的18所中小學,來自16個培養單位的科翼行動志愿者們,共開展科普報告51場,總志愿時長42.5小時。主題涉及生態、遙感、計算機、人文等多領域,充分發揮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科教資源和學科優勢,為中小學生們帶來豐富多彩的科普盛宴。


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2023年暑期,我校深入開展“青年服務國家”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師生們奔赴祖國各地,在服務國家戰略規劃和首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發揮專業特長、貢獻青春力量。
“科農之星”行動傳承科學家精神,提升莘莘學子服務三農的家國情懷。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科農之星”青年服務團,于2023年7月至9月,前往西柏坡、正定塔元莊中國科學院南皮生態農業試驗站,海興鹽堿地資源高效利用試驗基地以及南大港濱海濕地生態試驗站,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他們實地參觀實驗站,深入了解“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關鍵技術和科研成果,同時訪談當地農民,了解各項試驗對作物改良的進展情況。此次活動,極大地鼓舞了同學們“種好旱堿麥,把糧食安全保障好”的信心。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S2303鄉村振興”實踐團,圍繞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龍尚村,對其鄉村發展與振興路徑進行調研。


他們與村委會深入座談,從政策制定者維度了解政策出發點與落腳點,訪談當地群眾、產業從業者、旅游游客,從政策受益者維度分析政策效力,以村莊產業定位規劃為本,描繪出村莊發展的新藍圖。


追尋紅色足跡,賡續紅色血脈。
2023年7月1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青年服務國家”社會實踐團,抵達湖南省韶山市,聆聽毛澤東同志回韶山的故事,參觀毛澤東同志韶山故居,并將此次活動深入課題研究,打磨思政作品,發出青春倡議。

志愿服務,“創益家”同行
今天也是第25個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國科大青年用志愿服務的行動踐行雷鋒精神,用久久為功的態度,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資環學院與現代農學院水稻插秧、收割志愿服務活動

資環學院與現代農學院紅肖梨采摘志愿服務活動

天文學院同學在圖書館義務清掃志愿服務

光電學院師生前往敬老院志愿服務

計算機學院志愿服務隊IT義務維修活動
國科大校園品牌公益項目“創益家”,充分發揮師生創新活力和自身優勢,有針對性、創造性地開展公益活動。培養具有公益情懷的優秀人才,期望其未來可以成為回饋社會的慈善家,活動也把眾多有公益情懷的師生組織起來,形成了溫暖的公益大家庭。
202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雷鋒精神在時代激流中引領一代代青年的價值追求,將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的堅持,是雷鋒精神永不褪色的密碼。
“學雷鋒”是今日,也是每日。國科大青年將繼續用行動,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