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国产免费aⅴ片在线无码免费看_720在线观看电视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中國科學院大學關于舉辦 2020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

各分院,各研究所,各學院、系: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為持續激發學生、教師、科研人員的創新創業熱情,展示中國科學院(以下簡稱“中科院”)各院所及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創新創業成果,經研究決定于2020年5月至10月舉辦“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大賽”)。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產教協同發展。

二、大賽目的

    本次比賽旨在提高大學生、科研工作者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創新創業動力,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集聚創新創業資源,注重科研成果轉化,推動項目落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市懷柔區人民政府

               北京懷柔科學城管理委員會

     支持單位: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

               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

     承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創新創業學院

               中國科學院大學懷柔科學城產業研究院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處、教務部、科研處、校友會

     協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各院所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

四、參賽對象

    本次大賽根據參賽項目所處的創業階段、已獲投資情況和項目特點大賽分為創意組、初創組和成長組。參賽者以團隊形式參與,每個團隊的參賽成員不少于3人,須為項目的實際成員。具體參賽條件如下:

    創意組 面向國科大全體師生、校友及中科院全體科研人員。參賽項目具有較好的創意和較為成型的產品原型或服務模式,在2020年5月31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創意組項目參賽申報人須為團隊負責人。

    初創組與成長組 面向國科大全體師生、校友及中科院全體科研人員,同時歡迎社會上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報名參加。社會上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團隊(項目申報人非中科院系統)需中科院系統相關單位或人員推薦信。

    初創組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應未滿3年(2017年5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不超過1輪次。

    成長組項目工商登記注冊應3年以上(2017年5月1日前注冊);或工商登記注冊未滿3年(2017年5月1日后注冊),且獲機構或個人股權投資2輪次以上(含2輪次)。

    初創組、成長組中已完成工商登記注冊參賽項目的股權結構中,參賽成員合計不得少于1/3。參賽申報人須為初創企業法人代表。企業法人在大賽通知發布之日后進行變更的不予認可。

五、參賽項目要求

    (一)大賽設五個分項賽,分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與醫療康養”、“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產業領域的創新、創業與突破。

    1. 新一代信息技術分項賽:包括芯片設計、傳感器、半導體元器件等與芯片上下游產業鏈相關的技術、軟件系統、人工智能、傳感技術、機器人應用、產業互聯網應用等相關內容;

    2. 新材料分項賽:包括有色金屬新材料革新及應用、綠色環保建材、生物醫用材料、光學顯示、納米涂層、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新型材料等相關內容;

    3. 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分項賽:包括軌道交通、智能制造、激光雷達、電子器械、儀器儀表、自動化專用設備等相關內容;

    4. 生物醫藥與醫療康養分項賽:包括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智慧醫療、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產業相關內容,重點關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

    5. 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分項賽:包括污水處理、新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環境監測、空氣凈化、循環經濟、激光智能裝備制造等相關內容。

    (二)鼓勵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項目參賽,鼓勵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參賽,鼓勵具有自主創新特色、高成長潛力及產業化前景的技術、產品、制造、服務項目參賽。

    (三)項目須真實、健康、合法,無任何不良信息,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合法的知識產權或物權;抄襲、盜用、提供虛假材料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一經發現即刻喪失參賽相關權利,并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四)已獲2019年“國科大杯”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獎項的項目,不再報名參賽。

六、賽程安排及評審規則

    大賽分為報名、初賽、培訓、分項賽決賽和總決賽五個階段。

    (一)報名階段(2020年5月至7月下旬)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2020年7月20日

    報名方式:進入網站(http://ucasonline.sie.ac.cn:81/)在線報名

    報名材料:

            1. 商業(項目)計劃書;

            2. 商業計劃書 PPT;

            3. 參賽項目原創性聲明;

            4. 參賽推薦信(非中科院系統參賽團隊提供);

            5. 營業執照復印件(初創組、成長組參賽團隊提供);

            6. 一分鐘展示視頻(建議提供),格式需要高清無壓縮mp4 或mpg 文件,比例為:16:9,分辨率:1920*1080。

    報名團隊應提交完整報名材料,并對所填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

    (二)初賽階段(2020年8月)

    由大賽評審委員會依據本次大賽評審辦法對報名材料進行閉門評審。初賽結果在國科大創新創業學院官網(https://sie.ucas.ac.cn)及微信公眾號(sie-ucas)上公布,并通知進入分項賽決賽的團隊。

    (三)培訓階段(2020年8月)

    開展“國科雙創之星”專項培訓,幫助各參賽團隊進一步提高項目質量及綜合實力。

    (四)分項賽決賽(2020年8月至9月)

    采用答辯的評選方式,其中“新材料”與“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分項賽擬在北京舉行、“新一代信息技術”分項賽擬在濟南舉行、“生物醫藥與醫療康養”分項賽擬在青島舉行、“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分項賽擬在中山舉行。大賽評審委員會根據各分項賽參賽團隊數量和比賽成績產生入圍總決賽項目名單,并在國科大創新創業學院官網(https://sie.ucas.ac.cn)及微信公眾號(sie-ucas)上公布。

    (五)總決賽(2020年10月)

    大賽總決賽在北京舉行。入圍總決賽團隊進行項目現場路演展示,并回答評委提出的問題。展示內容主要包括產品/服務介紹、市場分析及定位、商業模式、營銷策略、財務分析、風險控制、團隊介紹等。可進行產品實物展示。

七、獎勵政策

    大賽獎金池300萬元人民幣,設項目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組織單位獎。

    (一)分項賽獎勵規則:大賽評審委員會評選審議后,向成績達到評審標準的項目頒發分項賽項目獎,向獲得創意組一等獎的國科大在校生團隊導師頒發優秀指導教師獎。

    (二)分項賽獎勵標準:

       一等獎:25項,每項獎金1.5萬元

       二等獎:25項,每項獎金1萬元

       三等獎:30項,每項獎金0.5萬元

       優秀指導教師獎:若干名,每個項目獎金1.5萬元。

    (三)總決賽獎勵規則:大賽評審委員會評選審議后,向成績達到評審標準的項目頒發總決賽項目獎,向獲得創意組前三等獎的國科大在校生團隊導師頒發優秀指導教師獎,向對賽事做出重大貢獻的單位頒發優秀組織單位獎。

    (四)總決賽具體獎勵標準:

    1.總決賽項目獎:設一等獎3名,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各1名;二等獎6名,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各2名;三等獎9名,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各3名。

    表 1:總決賽項目獎獎勵辦法(單位:萬元) 

      總決賽組別

總決賽獎項

創意組

初創組

成長組

一等獎

8

15

25

二等獎

5

10

15

三等獎

3

5

10


    2.總決賽優秀指導教師獎:一、二、三等獎獎金分別為8萬元、5萬元、3萬元。

    3.優秀組織獎:共5名,每名獎金5萬元。

    (五)所有獎勵金額均為稅前,發放細則另行規定。

    (六)對參賽項目提供全程專業輔導,包括項目規劃輔導、報名材料預審輔導、路演PPT制作輔導、項目路演輔導等;優秀參賽項目免費入駐“國科雙創之星”訓練營,由中科院專家、各行業專家、知名投資人以及創業導師組成的雙創導師隊伍,為參賽項目提供政策、技術、金融、法務、商業模式等方面的培訓。

    (七)設立大賽專項基金,對優秀項目直投;同時組織多家國內知名投資機構,為大賽項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及后續資金支持。優秀項目推薦至北京懷柔科學城以及各地方產業園區及孵化基地,協助取得地方政府相關政策支持,加速項目的孵化落地。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老師、張老師

    手  機:13811311065

    郵  箱:ieinfo@ucas.ac.cn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80號

    郵  編:100190 

    望中科院各院所及國科大各學院認真做好本次大賽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工作,積極組織團隊參賽,鼓勵研究員、教師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帶領學生創新創業。同時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不斷提高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水平,厚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土壤,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智力支撐。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20年5月27日


責任編輯: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