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礎研究為主,有重點地開展國家急需的、有重大戰略目標的高新技術創新研究,并與高新技術應用和轉化工作相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所,是具有一定國際影響、我國最重要的化學研究機構之一。
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化學所共有在學研究生96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61人,碩士研究生305人。1978年以來,化學所共招收研究生5682人。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7人,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39人,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4人,中科院院長特別獎28人,中科院院長優秀獎111人,其它中科院各類冠名獎學金187人,所各類獎學金2000余人次。化學研究所擁有一支優秀的科研隊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4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4人,國家“千人計劃”、“青年千人計劃”、院“百人計劃”入選者6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10個。化學研究所現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8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個中國科學院先進高分子材料創新工程中心,1個分析測試中心。現有六個招生專業: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學、材料工程(專業型),招生導師(博士生導師)100余人。
為進一步引導和激發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 化學所將舉辦第五屆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一、活動時間
預計時間為2016年7月中上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二、參加人數
預計招收100余名學員。
三、申請條件
1.化學、材料、生物化學、物理及相關專業2013級本科生;
2.本科期間學習成績優秀(專業排名20%以內),對相關科研工作有濃厚興趣,并有較強的或潛在的研究能力;
3.英語達到國家四級水平以上。
四、申請材料
1.中國科學院大學2016年大學生夏令營申請表(報名系統生成);
說明:填寫申請表時,“備注”一欄(申請表最后一項)須填寫如下信息:(1)意向專業:**** (2)意向導師:*** (3)已/未獲得推免資格 (推免意向見面會將參照上述信息,請認真填寫;備注信息要求在50字以下,須嚴格按照上述格式填寫)。意向專業及導師信息請參照。
2.本科成績單原件(須加蓋教務處公章);
3.身份證復印件;
4.英語水平證書復印件(四級/六級/其它);
5.其它證明材料(包括推薦信、教務處出具的專業排名證明、已發表論文或出版物復印件、各類獎勵證書復印件等)。
請按照以下順序裝訂材料:申請表→成績單→英語水平證書復印件→其他證明材料(推薦信→獲獎證書復印件→已發表論文或出版物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較厚論文及出版物復印件可單獨成冊,附于申請材料之后。
五、申請時間及辦法
1.申請時間:2016年4月21日—6月6日
2.報名辦法:
(1)網上報名: 登錄“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夏令營\暑期學校”主頁(), 序號選擇“89”, 點擊“我要報名”。
說明:由于報名系統尚不穩定,部分信息顯示不完整,建議5月1日后打印申請表。
(2)提交材料:申請人須在規定時間內將紙版申請材料郵寄(郵政EMS)或送至化學所(5號樓325研究生辦公室),所有申請材料均無需發送電子版。
說明:我所將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材料進行篩選,夏令營學員名單將于2016年6月下旬在網站上予以公布,并在夏令營申請系統中進行資格審核。屆時未通過資格審核的申請人皆為未入選者,對其將不再另行通知。
六、主要活動內容
1.大學生夏令營開營典禮;
2.講座與交流:主要包括化學所與各重點實驗室介紹、學術報告、與科學大師“面對面”交流、推免意向見面會、與師兄師姐座談等;
3.科研體驗:主要包括參觀化學所園區、實驗室,了解科研環境及科學研究;
4.文化活動:主要包括素質拓展活動、夏令營畢業晚會等。
七、注意事項
1.參加夏令營的學員須嚴格遵守化學所相關管理規定,嚴格按照日程安排進行學習和活動;
2.夏令營期間由化學研所統一安排住宿和就餐。宿舍提供基本床上用品,請學員自帶個人生活用品;
3.夏令營將為學員報銷單程火車票(硬座)費用(車票顯示到京時間不能早于夏令營開始前2天)。
八、聯系方式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生辦公室
聯系人:鄭老師
電 話:010-62544602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一街2號
郵 編:100190
E-mail: yjsb@iccas.ac.cn
網 址:
微信公眾號:iccasjiaoyu
九、2015年大學生夏令營介紹
化學所2015年大學生夏令營共招收學員90余名,其中55人擬錄取為我所2016年研究生,具體名單如下:
| 姓名 |
性別 |
畢業學校 |
錄取類型 |
錄取專業 |
類別 |
| 蔡哲仁 |
男 |
南京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柴子寅 |
男 |
武漢大學 |
學術型 |
分析化學 |
推免生 |
| 陳文杰 |
男 |
北京化工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杜家琦 |
女 |
鄭州大學 |
學術型 |
材料學 |
推免生 |
| 樊林峰 |
男 |
四川大學 |
學術型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推免生 |
| 范宇晴 |
女 |
吉林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關力暢 |
女 |
廈門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何超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洪偉杰 |
男 |
華南理工大學 |
學術型 |
材料學 |
推免生 |
| 侯悅 |
女 |
蘭州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胡志運 |
男 |
東北師范大學 |
學術型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黃笛 |
男 |
廈門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黃騰達 |
女 |
北京科技大學 |
直博生 |
有機化學 |
推免生 |
| 賈旺 |
女 |
北京化工大學 |
學術型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姜文林 |
男 |
蘭州大學 |
學術型 |
有機化學 |
推免生 |
| 李佳栩 |
男 |
北京化工大學 |
學術型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推免生 |
| 李小藝 |
女 |
山東大學 |
學術型 |
分析化學 |
推免生 |
| 林雨寒 |
女 |
鄭州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劉超子 |
女 |
四川大學 |
學術型 |
分析化學 |
推免生 |
| 劉力菲 |
女 |
首都師范大學 |
學術型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劉明元 |
男 |
廈門大學 |
學術型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呂士英 |
女 |
中國人民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孟令煒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寧錄 |
女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戚魯豫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學術型 |
分析化學 |
推免生 |
| 錢陳杲 |
男 |
鄭州大學 |
學術型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推免生 |
| 秦格格 |
女 |
北京理工大學 |
學術型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沈齊凱 |
男 |
山東大學 |
直博生 |
物理化學 |
推免生 |
| 唐雨平 |
男 |
北京理工大學 |
學術型 |
有機化學 |
推免生 |
| 王晨 |
男 |
北京化工大學 |
學術型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推免生 |
| 王丹 |
女 |
北京化工大學 |
學術型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推免生 |
| 王翔 |
男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直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