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潛質的高素質人才,而教學工作在拓寬綜合知識結構、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視教學是任何一所著名高校辦學成功的關鍵,也是辦學亙古不變的主題。為提高教學質量,繼續深化教學體系改革,圍繞研究生院的功能定位,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科學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不斷提高教學水平,2005年9月8日,研究生院在玉泉路園區召開了“2005年教學工作會議”。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教學委員會主任鄧勇教授對此次會議高度重視,特意為會議準備了書面發言,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研究生院認真做好教學工作的信心,也為處于戰略機遇期的研究生院教學工作明確了方向。現將鄧勇書記教學工作會的書面發言――“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全文予以刊發,望各院系、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將教學工作繼續推向深入。
深化教學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
鄧 勇
各院系負責同志、教學委員會各位委員、各位與會的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十分重要,我原來計劃一定參加,與大家交流溝通一下關于教學工作的許多想法。但由于臨時有其他重要事宜無法脫身,不能到會,請大家諒解。雖然不能如期參會,心中又十分牽掛和不甘心,留下此書面發言,簡單地說點想法,供各位參考。
一. 教學工作的重要性
大家常說,教學工作是一個學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辦學永恒的主題任務,怎么重視都不為過。更何況,我們目前的情況與著名的兄弟高校相比,與我們應有的地位名望相比,都還有相當的差距。
記得4年前,2001年5月21日新研究生院更名成立的典禮完成。5月22日上午,即約彭家貴教授商談組建教學委員會,盡快加大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的工作。此后,教學委員會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加強教學制度建設,開展教學指導和監督,全面迅速推動課程設置,有效促進我校教學的規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與4年前相比,我們目前的教學工作取得了極為明顯的進步。
研究生院的功能定位,是“教學中心、管理中心”,這是路甬祥院長親自提出的,也是院黨組要求的。我們后來加了一個“服務中心”,這不能理解為客套話,而是我們對自身思想作風的定位。教學、管理兩個方面,相輔相成。管理工作的深入,可以隨著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資源的逐步加大而形成有效的權威;教學工作,就得靠我們自己,靠我們的自律、自主、自為。說白了,教學工作能不能做好,是我們能不能避免別人戳脊梁骨、能不能全面行使職能的重要基石,也是檢驗我們整體工作最首當其沖的試金石。
縱觀古今中外的教育單位,但凡立于不敗之林的著名學校,雖然千差萬別、優勢各異,但都有一條共性,不僅在教學上有一套自成特色的體系,并且哪怕是最挑剔的同行競爭對手,均既認可其教學體系的獨到之處,更公認其教學體系的質量保證。如果在教學上既無特色、也無質量保證,一流學校的追求,也就會成為奢談。
如果讓我列舉研究生院最重要的工作,第一個是隊伍和作風建設,第二個就是教學體系和教學質量建設。而隊伍和作風建設,也完全應該在教學工作中也體現出其成效來。因此,我至今仍然兼任著教學委員會主任,一方面是由于過去領導班子的分工延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加教學工作中的權威和力度,爭取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二. 教學改革的艱巨性
我們的工作環境,是在以科學研究為主體任務的中國科學院,重視科研是科學院文化的特點。并且,在研究生培養中重視科研實踐也是科學院辦學的特色和優勢。但是,輕視研究生基礎教學的傾向十分普遍,甚至把學生作為完成項目的簡單勞動力的意識還很有市場。加強教學工作,要想得到一呼百應的支持配合,是不現實的。必須面對這個現實,要靠我們自己克服困難來完成。
研究生院機關和教學實體,過去底子薄、基礎差、積累少,不僅體現在資金、資產、設施,而且體現在隊伍、文化、觀念。那怕在我們機關和教學實體內部,樹立教學優先的觀念、嚴格教學要求、推進教學改革、增加教學投入等等,至今都還存在著認識上的分歧,存在著傳統習慣的障礙。
我們集中教學的學生來源廣泛,水平質量的層次參差不齊,學習能力的高低差異太大;我們集中教學開設的課程門類繁雜,各研究所要求不一,導師們又見仁見智。這使得我們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學改革的推進,難度太大。
并且,目前我們專任教師的師資力量整體不足,又處于代際交替高峰,人力資源捉襟見肘。還有,從研究所來的任課教師,大多數對待教學工作是認真負責的,甚至相當一些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比我們專任教師的還好。但對于一些不能達到基本要求的,我們尚缺乏有效的管理辦法和要求手段,實質上是為了滿足課程的開設需求而有求于人,還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主動權。
上述這些,雖然還遠未全部涵蓋,但已使我們在教學工作中面臨著比普通高校更多的矛盾、更大的困難。我們每走一步,需要更冷靜的理性思考,需要更加倍的努力,需要更多的付出。
三. 繼續深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應該明確肯定幾年來經過大家的艱苦努力,我們教學工作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
記得剛到研究生院工作時,有的所領導、教育干部、導師,毫不顧忌地坦率指出“研究生院的課太差”,那種不滿、不屑的神情溢于言表;同學們也有直接的形容,“上高中以來,從沒有聽過那么爛的課”。事情已過,但記憶猶新。面對這些議論,實在是難于找到教學組織者的自尊。但是,客觀地講,我們當時的確也存在教學無序、教材無章、課程無案、教師無規。別人的這些批評指責,你還不能說不對,人家至多是個態度問題,而客觀上是你的工作確實沒有做好。
回想一下,我們幾年來進行了英語考試、英語分班的改革,進行了教員上講臺不達基本標準的分流淘汰,進行了課程評估模式的改進,進行了任課教員酬金的大幅度提高調整,進行了課程開設最低選課同學數的限制,進行了“3改2、兩長一短”的成功嘗試,進行了教學工作量是專任教師基本考核指標的實踐,等等。
在這里,我要感謝我們全體專任教師和任課教師。經過大家幾年來的共同努力,我們教學工作的面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在有的地方甚至有了根本性的變化。少有能夠再聽到,那種不滿、不屑之神情溢于言表的批評指責了。
然而,我們還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這幾年的工作,至多是開始扭轉了教學的頹勢,還遠遠談不上形成了教學的優勢。看看左鄰右舍,想想“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戰略目標,每一位了解情況、稍有見地的同志,都能夠掂量出我們教學領域還存在著的差距。
在這里,我不想從遠景目標、職能定位、神圣職責、偉大意義的層面,來展開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性。我只想從一個很現實的角度,一定程度上從一個十分功利的角度,來強調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如果我們的教學工作做不好,必然會影響全院對研究生院的信任、信心,必然會影響正在擬議中的對研究生院的進一步投入支持,也必然會影響每一位同志的眼前實惠和長遠發展。
四. 目前深化教學改革的重點
我個人學識有限,沒有能耐和水平全面地從戰略目標定位、現代教學發展趨勢、各家各派長短得失、教育規律及教學經驗等各個方面,來談深化教學改革的重點。而且,由于時間關系,也沒來得及與彭家貴教授、蘇剛同志認真交流探討。僅憑著自己的感覺和平時的積累,談點不成熟的原則意見,算一家之言。
其一,緊緊圍繞提高質量這個根本;
其二,牢牢抓住專任教師這個龍頭;
其三,死死盯住考試這個重要環節;
其四,努力杜絕“因人設課”這個軟肋;
其五,動用質量淘汰這個有利杠桿;
其六,堅持“公平公正公開”一視同仁;
其七,循序漸進、職責明確、賞罰分明。
以上意見,過于原則,供大家參考、討論。具體的意見和要求,相信彭家貴教授、蘇剛同志,會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更細致的布置,以他們的為準。
五. 做好教學工作的信心
最近,科學院正在進行全院研究生教育的戰略研究,要對過去5年的快速發展進行總結,并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認真的戰略調整。余翔林、杜澄、馬石莊、侯泉林同志和我,正在參加此項工作。我個人感到,這又將是全院研究生教育事業、研究生院進一步發展的難得機遇,將進一步理順一些戰略層面的問題,研究生院(包括各培養單位,也包括管理機關和教學實體)將進一步獲得更多的體制上、政策上、經費上的支持。
對于教學工作而言,這次戰略研究將會開拓更為有利的環境條件,我們的工作資源、工作氛圍都會更好。當然,我們也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同時,我們還可以冷靜地分析一下,我們有諸多理由,有諸多有利條件,完全可以堅定我們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信心。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科學院黨組已經更明確了對研究生教育的重視,更明確了對研究生院各方面的支持。我們還有幸的是,科學院的主要領導重視教育、懂教育,甚至還懂教學,本身還是教學專家,不僅能夠支持我們,而且能夠很好地理解我們。
其次,隨著全院創新進入三期,隨著各研究所科研考核機制、人事制度的完善,各研究所普遍已經出現了科研創新人才的“天花板效應”。從積極的方面看,我們加強和充實任課教師隊伍的基礎條件逐漸成熟,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背景、豐富科研實踐經驗的一大批同志們做后盾,只要形成合理的政策機制和匹配支持,定能產生出良好的效果。
并且,過去5年來,我們在教學改革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基礎性、制度性、政策性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政策積累、成果積累、經驗積累。在與各研究所的教學工作結合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渠道、工作機制,取得了許多教學方面的思想共識,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支持配合、主動關心教學改革的好朋友。
還有,我們幾年來的隊伍建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已經形成了240多人的教學實施和教學組織的專任教師核心隊伍。如象化學學院等院系,已經形成了一定當量的教學和科研都擅長的戰略力量。更可喜的是,見多識廣、精力充沛、適應能力強的中青年骨干,已經開始成為教學工作的主力軍。
再有,推薦大家讀一讀《BBS站情通報》的第18期,了解一下同學們對嚴格教學要求的態度,我們面對著一群多么可愛的坦誠正直的求學者。“教不嚴,師之惰”,愧對后生。李佩先生當年的教學嚴格要求是出了名的,她反而成了一代學生心中永遠的豐碑。可以說,同學們在今天就已經不屑于教師的“放水”,更不說等若干年后的鄙視點評,他們已經在推著我們往前走,渴望著教學工作的進步。
另外,我還記得兩年前彭家貴教授對我說過的一句話,“書記,沒關系,研究生院這批老家伙還在。當了一輩子教書匠,還有點經驗,能夠發揮作用的。無論如何,也要爭這口氣,把教學搞出個樣子來”!盡快在我院研究生培養的教學工作中打一個翻身仗,這,恐怕不止是彭家貴教授一個人的心愿。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能夠把教學工作做得更好的信心所在。我個人充滿信心,也懇請和拜托諸位,齊心協力、同甘共苦、肝膽相照、狠下功夫,在教學工作中也不辱使命,開創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