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所、學院(系):
根據中國科學院與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共同簽署的聯合培養博士生獎學金項目協議,將資助我校在讀博士生到德國學術交流中心聯系的有關德國高校和除馬普學會、弗勞恩霍夫協會以外的科研機構進行學習研究,現將2026年度DAAD項目選派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培養方式和期限
派遣我校在讀博士研究生到境外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以下簡稱“外方”)進行學習研究,回國進行論文答辯,取得國科大學位。訪學期限為12—22個月。
二、DAAD簡介及錄取人數
DAAD成立于1925年,代表德國241所高校和103個大學生團體,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教育交流機構之一。詳情請見:http://www.daad.org.cn。
2026年度中國科學院-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錄取人數不超過10人。
三、申報原則和條件
申請人的具體要求條件為:
(一)系我校已完成第一學年課程學習的在讀碩博連讀或在讀博研究生,定向培養研究生不得申請;
(二)外語水平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 英語:雅思5.5 /托福 80及以上,
2. 德語:DSH2/德福16分/德語專業八級及以上。
(三)申請時應已獲得接收單位的入學通知書或邀請信。
四、資助辦法
入選者可從國科大獲得如下資助:
1. 第一年在德訪學期間獎學金(資助標準參照國家公派留學人員獎學金標準執行);
2. 往返國際旅費1次;
第二年在德訪學生活費(1200歐元/月)由DAAD負責。
五、錄取和派遣
與DAAD共同確定錄取名單后,國科大將通知有關人員辦理錄取手續。碩博連讀研究生在派出前應在國內完成第二學年學習且已經轉為博士研究生。
六、德方申請方式
DAAD-Portal在線申請系統于2025年11月4日開放,請于12月4日前通過該系統在線申請。申請人需進入DAAD獎學金數據庫(www.funding-guide.de),通過列表篩選找到自己所要申請的獎學金項目頁面(該獎學金英文名稱為:CAS-DAAD-Programme / Joint Fellowship Programme for Doctoral Students of CAS),申請人可在該頁面中找到DAAD- Portal在線申請門戶網站的鏈接,首次登陸者需在該門戶網站中進行注冊方可進行后續的申請工作。
請按照Portal網站要求遞交所有材料,DAAD申請材料清單中所要求的其他材料可上傳至Portal網站“根據各國具體要求所需材料”類別中。證明、成績單等翻譯件可先在網上遞交申請人自行翻譯的材料,在確認獲得資助后再將有公證效力的證明補交至DAAD總部。
在DAAD-Portal完成注冊后,系統會生成推薦信模板,請將該模板發送給推薦人填寫。填寫完成的推薦信不需要在Portal中上傳,只提交紙質版原件至DAAD北京代表處。
DAAD-Portal在線申請須知詳見:
https://www.daad.org.cn/zh/find-funding/funding-programmes-in-germany/cas-daad-programme/
請申請人于2025年12月4日前將DAAD項目推薦信紙版原件報送至DAAD北京代表處:
聯系人:任婕 / 楊琪
聯系電話:010-65906656轉203
郵箱:phd@daad.org.cn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方東路19號DRC外交辦公大樓D1座1102A(DAAD)
七、國科大材料報送時間和要求
(一)請各研究所、學院(系)以單位形式提交申請材料。
(二)請各研究所、學院(系)于2025年12月4日前將下列材料報送至中國科學院大學,申請材料須按以下順序排列:
1. 《2026年度DAAD項目初選匯總表》(附件1),一式1份,紙版(須加蓋公章)和電子版(Excel格式);
2. 《2026年度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申請表》(附件2)“在學期間發表論文”欄,請注明刊物名稱、影響因子、是否署名中國科學院大學。一式1份,紙版(須加蓋公章)和電子版(PDF格式)。
材料郵寄地址及報送郵箱如下:
聯 系 人:李茂力
聯系電話:010-88256206
郵 箱:lianpei@ucas.ac.cn
郵 編:100049
地 址:北京石景山區玉泉路19號(甲)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合作處
八、線上申請說明會
為幫助有意向通過本項目赴德訪學的申請人了解相關申請流程和注意事項,及時解答學生出訪項目咨詢、申請材料填寫及后續派出相關問題,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與DAAD北京代表處將舉辦線上說明會。
會議時間:2025年11月10日(周一)16:00-17:00
會議平臺:騰訊會議
會議號:430 865 664
附件:
1. 2026年度DAAD項目初選匯總表
2. 2026年度德國學術交流中心(DAAD)聯合培養博士生項目申請表
中國科學院大學國際合作處
2025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