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有志于從事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的優秀大學生了解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空間中心),空間中心定于2013年7月21日至26日開辦全國大學生夏令營,計劃招收營員50人,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空間中心簡介
空間中心是我國空間科學及其衛星工程項目的總體性研究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國家空間科學發展規劃研究,具體負責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的組織與實施,開展空間科學及相關應用領域的創新性科學與技術研究工作,為空間科學先導專項及未來發展提供科學與技術支撐。
主要研究領域:圍繞空間科學及其衛星工程,開展系統性、總體性管理和相關技術研究,著力發展空間物理、空間環境、微波遙感和電子信息等方面的相關科學與技術,引領空間科學發展,帶動空間技術創新。
主要研究方向:航天器綜合電子設備、空間系統的仿真與綜合性信息技術,微波遙感技術與應用研究,太陽、行星及地球空間物理基礎前沿問題,災害性空間天氣事件連鎖變化過程,天基和地基空間環境監測與探測,空間環境預報、空間環境效應預測及相關研究。
重要代表性任務: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核高基、高分和北斗導航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俄聯合探測火星計劃螢火一號,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風云、海洋系列以及多顆應用衛星的有效載荷和相關支持系統的任務,牽頭國家空間科技領域規劃戰略研究,牽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子午工程,以及空間物理基礎研究國家重大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空間環境保障973項目、空間天氣建模973項目,多項國家863計劃重大課題。
中心目前擁有我國空間科學領域唯一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院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野外站1個;中國唯一的“低緯探空、服務創新”基地海南探空部。同時還是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國家空間科學專家委員會辦公室、COSPAR中國委員會、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研究預報中心等全國性重要學術組織和機構的掛靠單位。
中心有空間物理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地球與空間探測技術、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等4個專業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以及飛行器設計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設有空間物理學專業博士后流動站。
二、夏令營安排
1.參觀實驗室:子午工程數據中心、空間環境預報中心預報大廳、國家863計劃微波遙感重點實驗室、空間綜合電子技術研究室、空間環境探測研究室、空間信息仿真技術研究室等;
2.專題報告、講座;
3.與專家、在學研究生的交流會;
4.參觀活動。
三、報名條件和報名方式
1.本次夏令營接收空間物理學、物理學、天文學、大氣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技術、飛行器設計以及相關學科專業的2014屆本科畢業生;
2.要求學習成績優秀:總成績排名在本專業前30%;
3.夏令營實行學生申請+專家推薦制。每一位申請者需要2人推薦,推薦人為班主任,或輔導員,或具有高級職稱的任課老師;
4.報名需提交:
報名申請表(見附件,必須簽字蓋章);
本科現階段的成績單;
將填寫完整的報名申請表和成績單生成PDF格式,報名登記表在前,成績單在后(沒有電子版可以掃描紙質版),以“學校+姓名”格式命名;
發送電子郵件至:xijing@nssc.ac.cn,郵件命名格式:“2013夏令營+學校+姓名”,如“2013夏令營+北京大學+張三”;
5.報名截止時間:2013年7月5日;
6.申請者的入選資格由空間中心組織的專家委員會審定,確定入選名單后將通過郵件或電話通知本人,未錄取者不再另行通知。
四、夏令營生活管理
1.夏令營學員7月21日報到,7月22日開營,報到具體時間地點將另行通知;
2.夏令營為營員支付由學校所在地至北京的單程火車硬座票的費用(除北京高校學生外);對于參加夏令營并在2014年報考空間中心并被錄取的學生,將返程火車票妥善保管,2014年報到時,中心將報銷其2013夏令營期間返程火車硬座票的費用;
3.夏令營為營員提供免費用餐和住宿;
4.營員應遵守夏令營的安排,按時參加活動。夏令營期間必須遵守空間中心的有關規章制度和夏令營的要求與紀律;
5.夏令營活動期間空間中心為其購買一份意外傷害短期保險,正常醫療費用由學生本人及所在學校負責。
五、夏令營聯系方式
聯系人:潘奎英,許賀楠,郗靜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二條1號,空間中心研究生部
郵編:100190
網址:http://159.226.23.22/
電話:(010)62582784 62611151
傳真:(010)62611151
Email:xijing@nssc.ac.cn
附件: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2013年全國大學生夏令營報名申請表
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
201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