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學委員會 2003年1月2日
2002年12月17日,來自中國科學院院內外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玉泉路教學園區,出席由研究生院教務處組織的第一次學科專家組會議。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高文教授主持會議。
會議首先由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研究生院院長白春禮院士發表重要講話。他結合十六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深刻地闡述了“研究生教育是中國科學院面向21世紀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強調了創新人才的培養,以及研究生院的建設和發展在實施中國科學院三大戰略中的關鍵作用;指出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應該也能夠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造就一大批的高級專門人才,特別是拔尖的創新人才做出應有的突出貢獻。
白春禮院長說,全國研究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為我院科研隊伍結構的調整,為我院研究生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他要求大家,按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盡最大努力來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養的質量保證體系,形成并鞏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育的品牌優勢,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有利走勢。
白春禮院長進一步強調,中國科學院的研究生教育必須堅持“全院辦校、所系結合”的方針;必須面對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客觀現實;必須與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活動緊密結合、互為依托、相互促進;必須充分調動各培養單位的積極性,使其真正成為研究生教育的責任者和受益者;必須整合院內一切辦學資源,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和國際教育資源,形成開放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必須集中力量,重點突破,迅速解決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總之,研究生院應該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白春禮院長充分肯定,兩年來研究生院在統一招生、統一教育管理和統一學位授予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明確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要放在統一培養方案的制定和統一質量評估的實施上,建立質量反饋體系,核心是要堅持教育工作的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繼續優化教育結構,深化教育改革,進一步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全院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白春禮院長指出,這是一項既緊迫而又長期和艱巨的任務,應該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要全院總動員,打一場落實"三統一、四結合"辦學方針的攻堅戰。
白春禮院長高興地指出,作為全院最大的研究生教育基地,玉泉路教學園區目前已經能做到所開設課程全部經專家組審定,并全部印有教學大綱。通過修訂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對開設課程及教學內容做出了進一步的明確規定和合理調整;規范了教學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因人設課”的現象,變“因人設課”為“以課聘人”。同時壓縮灌輸式的講課學時數,提高了課堂討論和學生實踐的比重,提高了課外課內學時比。與此同時,堅決貫徹落實了路院長關于加強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指示精神,改革公共課教學,加強研究生一個素質(人文素質)、三個能力(外語、計算機、數學建模)的培養。這種示范作用的優越性已開始顯現出來,越來越多的培養單位要求將學生集中在校園文化氛圍濃厚的教育基地完成研究生基礎課程教學。實踐證明,統一的課程設置規范了研究生基礎課程教學,有利于盡快改變我院研究生課程教學這一薄弱環節。
白春禮院長指出,統一的課程設置修訂和課程大綱撰寫的工作在短時間內迅速啟動并快速推進,充分證明院所專家的優勢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體現“三統一、四結合”辦學方針的有力貫徹和實施,也是研究生院的“管理中心”、“教育中心”職能的具體實踐,為我們統一教育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重要的是,以此為基礎,把相關工作提升到統一教育管理層面,進一步建立和健全統一的培養方案和有效的研究生培養質量評估體系。為了從更高的視野和角度,更強有力地推動研究生院的建設和發展,白春禮院長明確地對研究生院的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隨后,研究生院教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彭家貴教授,代表教學委員會和各學科專家組向會議做工作總結。經過一年多的工作,在各個學科專家組共同努力和培養單位教育部門大力配合支持下,研究生院統一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的修訂工作取得可喜成績。我院研究生教育涉及41個一級學科,120個二級學科。目前已成立了40個一級學科的學科專家組。每個學科專家組由10-15人組成,共有專家455人。從2001年9月至今,已完成28個一級學科、91個二級學科的課程設置(含教學大綱),完成率分別達到了68.3%和75.8%,完成課程設置1792門,同時還完成了4門公共必修課和39門公共選修課的課程設置并撰寫了教學大綱。京區所涵蓋的有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和大部分二級學科已基本完成,部分交叉學科和京外培養單位所涵蓋學科的課程設置修訂工作,也將在近期陸續完成。彭家貴教授在總結報告中,還詳細地匯報了研究生院在玉泉路園區實施教學改革,大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加強學風建設中所取得的成果,對組織教學的主要環節,如課程開設、學生選課、教學內容、教材建設、課程評估、考試紀律、成績管理和跟蹤調查等方面所做的改革向大會作了匯報。特別對專家們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修訂工作中的辛勤勞動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衷心的感謝。
天文學科專家組組長、國家天文臺臺長趙剛教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家組成員、計算所唐志敏教授,地質學科專家組副組長、研究生院教授石耀霖院士先后發言,從不同的角度總結交流研究生教育、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修訂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探討如何解決制約我院研究生教育發展的主要問題。
在與會專家分組討論中,大家對白春禮院長和彭家貴教授的報告給予充分肯定,感到深受鼓舞。專家們就研究生的規模擴招、教學工作量在評價體系中如何體現、迅速建立符合我院教育規律的新教學園區、提高教學質量、加快建立新形勢下研究生培養體系等方面展開熱烈的討論(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將陸續整理通報)。專家們表示,將進一步積極參與科學院研究生教育體制改革和研究生院的建設與發展。這次會議是研究生院更名之后與研究所導師之間的第一次溝通,專家們認為這樣的會議應經常組織。
最后,研究生院黨委書記兼教學委員會主任鄧勇教授對會議作了總結發言。鄧勇教授指出,白春禮院長的報告高屋建瓴,精辟地闡述了為什么辦研究生院、靠誰辦研究生院、如何建設和發展研究生院,為研究生院工作進一步深化提出明確要求。研究生院的工作一定要高水平定位,毫不動搖地貫徹“三統一、四結合”辦學方針,使研究所成為科學院研究生教育的責任者、受益者和決定者。在治學上,尊重專家的意見,依靠導師和專家,服從教育規律,通過大量細致的工作,使研究生院和研究所能夠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目標一致,提升研究生院在中國的教育品牌。
(教務處供稿 責任編輯:張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