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通報 2004(5)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學委員會 2004年10月25日
2004~2005新學年開始,研究生院玉泉路園區和中關村園區共迎來了近4000名新同學,分布在12個學院系,學生專業涉及43個一級學科。另有部分博士研究生入住研究生院,參加為期半年的集中教學。由于新入學研究生人數眾多,學科覆蓋面廣,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對教學工作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為了保證教學質量,研究生院教務部門在開課前會同各院系和教學支撐部門,多次開會研究,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教育規律,通過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科學合理的開設課程,運用先進的網上選課系統等手段,保證了新學期教學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
一、按需開課
集中教學階段的研究生課程教學,要著眼于學生專業發展的需要,著眼于學生數學、外語、計算機能力的提高,著眼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為此,研究生院明確了以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及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為主體的課程開設基本原則。在教務處的統籌安排下,各院系以學生的需求、各學科學生人數和各學科專家組審定的研究生課程設置為依據,由各學院(系)組織開設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公共課,從根本上杜絕了“因人設課”現象,使課程開設更加趨于科學、合理。本學期兩個園區共開設了331門課程(玉泉路園區200門,中關村園區131門),其中學科基礎課88門,專業基礎課148門,專業課34門,公共必修課4門,公共選修課49門,其它課程8門,各個學科專業的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長遠發展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課程。另外學校還在玉泉路和中關村兩個教學園區開設了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體育課,提高學生人文綜合素質的若干講座等,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
在課程安排上,考慮到某些一級學科的學生歸屬不同的院系管理,為了避免相近學科重復或遺漏開設課程,避免有學生因上課時間沖突選不上課等現象,學校教務部門組織相近學科的院系在開課前進行充分溝通和協調,合理安排課程,盡可能避免沖突,保證了學生選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網上選課,以學生為本
本學期學生完全通過網上自由選課,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學校要求每位需要選課的研究生必須在導師指導下確定要選修的課程,然后通過校園網絡選定所學課程。課程選定后,由各院系統一打印學生選課單,交學生核實,導師簽字確認,培養單位審核蓋章,最后交院系和教務處存檔。實現網上選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充分自由選課。為了方便學生,在選課結束前,學生根據兩周試聽的情況,可在網上隨時更改選課信息,直至選到合適的課程。網上選課不僅方便了學生,教務部門和任課教師還能隨時掌握學生選課動態,及時調整課程開設、授課方式、授課時間、授課地點等,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盲目性。
三、學生選課日趨合理
學生選課信息涉及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每門課程有多少學生選修;每名學生選修了多少門課程以及多少學分等。及時掌握這些信息,對保證和提高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學期的選課信息表明,學生選課日趨合理。
每門課程的選課人數,特別是大課現象對教學效果影響較大。在學生選課初期,教務處發現選課人數超過100人的學科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盡管比以前減少了許多,但仍有51門。教務處專門組織相關的課程開設院系對這些問題進行仔細分析,提出在目前教學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應根據課程的不同情況采取多種方法減少大課。具體辦法是可以分班講授,即請幾個教員講授同一門課程,或由同一個教員講兩遍,增加學生的選擇余地,分流學生;或者調整部分受歡迎課程的上課時間;或者對部分課程實行限選,課程開設院系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方案,教務處統籌安排等。目前,大課現象已得到初步控制。
每名學生每學期選修課程總學分的多少在客觀上也會影響學習效果。以前有少數同學由于選課過多,學習時間有限,學習效果非常不好;另有一部分同學因選課太少,學分修不夠等。為了避免這些極端現象的發生,引導學生合理選修所需要的課程,學校相學期不僅從制度上規定了每名同學每學期選修學分的上下限,還通過網絡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學生合理選課。
總之,在尊重教育規律的前提下,通過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方便先進的選課手段,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規章,保證了本學期課程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研究生院將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把提高教學質量常抓不懈地進行下去。
呈報:中科院有關領導;中科院研究生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中科院辦公廳;中科院人事教育局;
發送: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各學科專家組專家;研究生院各單位(各部門)
印數:550份
責任編輯:張兆華 電話:(010)88256003 E-mail : tao@gs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