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国产免费aⅴ片在线无码免费看_720在线观看电视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關于做好2016年度中國科學院各類研究生獎學金、獎教金初選工作的通知

各研究所,各學院、系: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育基金會的工作部署,為做好2016年度中國科學院各類研究生獎學金、獎教金初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選獎項和范圍

    2016年度中國科學院大學負責初選的獎項為“院長獎”、“朱李月華獎學、獎教金”、“地奧獎學金”、“寶潔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劉瑞玉海洋科學獎學金”和“中科集團環保獎學金”等六類。

    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學研究生(不含2016年春季已畢業的研究生)均可按照有關設獎規定參加本年度獎學金的評選。

    各研究所從事研究生教學工作的教師均可申請“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二、名額分配

(一)院長獎

    1.各研究所按本單位在學學生數1的標準推薦候選人,在學學生不足100人的研究所,可推薦1名候選人。

    2.中國科學院大學將組織相關專家召開評審會,等額初選產生院長特別獎41名、院長優秀獎245名。

(二)朱李月華獎學、獎教金

    1.“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初選名額共240名,分西部地區和非西部地區分別評選。西部地區初選名額共121名,中國科學院大學根據各研究所在讀博士生比例進行名額分配(附件1),各研究所自行組織初選,結果報中國科學院大學。非西部地區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統一組織初選,各研究所根據在學博士研究生總數的1%推薦候選人,不足100人的單位可推薦1名候選人。

    2.“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初選名額共80名,由各研究所按本單位在學學生總數推薦候選人,學生總數大于500人的可推薦2名候選人,小于500人的推薦1名候選人。

(三)地奧獎學金

    “地奧獎學金”獎勵生物學相關專業攻讀學位的研究生,初選名額共90名,其中,一等獎30名,面向博士研究生設置,二等獎60名,面向博士和碩士研究生設置。各相關研究所按照分配的名額(附件2),自行組織初選,結果報中國科學院大學。

(四)寶潔優秀研究生獎學金

    初選名額共45名。各相關研究所按照分配的名額(附件3),自行組織初選,結果報中國科學院大學。

(五)劉瑞玉海洋科學獎學金

    初選名額共16名,其中博士8名,碩士8名。各相關研究所按照分配的名額(附件4),自行組織初選,結果報中國科學院大學。

(六)中科集團環保獎學金

    初選名額共15名,各相關研究所按照分配的名額(附件5),自行組織初選,結果報中國科學院大學。

三、材料報送

    各類獎學金、獎教金申請材料須同時報送電子文檔和紙質材料。紙質材料及申報材料附件(發表文章需附期刊封面和文章首頁;科研成果附成果證明材料,并注明本人完成部分)一式1份。具體要求如下:

(一)本次獎學金(包括“院長獎”、“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地奧獎學金”、“寶潔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劉瑞玉海洋科學獎學金”、“中科集團環保獎”)的電子材料通過教育業務管理平臺“獎助系統”填報(sep.ucas.ac.cn,填報說明見附件6),獎項申報表及推薦名單匯總表可由系統自動生成,打印蓋章后報中國科學院大學。

(二)“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的申報表(附件7)及匯總表(附件8)的電子文檔通過電子郵件報送,打印蓋章后報中國科學院大學。

(三)每位申請者的紙質材料單獨裝袋,在材料袋的正面粘貼《獎學金、獎教金目錄表》(附件9)并加蓋公章。

申報材料截止日期為2016年5月20日(以材料寄出時間為準)。

四、其它

(一)各研究所請于2016年5月20日前通過教育業務管理平臺“獎助系統”(,填報說明見附件6)推薦1名評審專家。

(二)研究所和導師應認真審查學生申請材料,務必確保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三)本通知內容及相關表格可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主頁“通知公告”欄目內下載。

    聯 系 人:趙蘋

    聯系電話:010-88256304

    傳    真:010-88256304

    E-mail:

    聯系地址:北京石景山區玉泉路19號甲,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生處(一公寓107辦公室)

    郵    編:100049

 

    附件:

        1.西部地區朱李月華優秀博士生獎名額分配表

        2.地奧獎學金名額分配表

        3.寶潔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名額分配表

        4.劉瑞玉海洋科學獎學金名額分配表

        5.中科集團環保獎學金名額分配表

        6.獎學金申請網上填報說明

        7.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申報表

        8.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推薦名單匯總表

        9.獎學金、獎教金目錄表

 

               中國科學院大學

                 


責任編輯:脫暢

附件: